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癥研究機構(IARC)數據,2020年中國新發癌癥病例約457萬,死亡病例約300萬。近年來,我國癌癥依然處于高發態勢,癌癥五年生存率雖然從30.9%提高到了40.5%,但與一些發達國家仍有較大差距。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是什么?早篩對于癌癥有哪些意義?如何做好結直腸癌的早診早治?
近日,由華大基因聯合11家愛心機構舉辦的“全國醫護健康關愛公益計劃2.0”之專家科普直播,邀請到國家癌癥中心/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防癌科副主任張凱教授,為醫護、大眾帶來題為《預防結直腸癌,從精準早篩開始》的公益直播,針對我國癌癥現狀、癌癥早篩的重要性和結直腸癌防控措施,進行了深入的剖析,同時提出了很多精辟的觀點,比如“我希望中國是世界上癌癥發病率最高的國家,因為我希望大家都活得長壽”“癌癥生存率和醫療設備、醫生治療水平并無多大關,只和早診率相關”。
作為能說會寫的“全媒體傳播達人”,近年來張凱教授在腫瘤早診早治相關的科普宣傳中全面出擊,通過多平臺科普提高大眾對早診早治的知曉率。此次直播在腫瘤醫生、醫學界、醫會寶、早篩網、南方醫學網、華大基因學院、鳳凰網-風直播等平臺同步進行,期間醫護工作者和大眾積極提問,直播觀看總量達50+萬。
一、我國癌癥高發主要是人口老齡化的結果
面對我國癌癥高發現狀,張凱教授直截了當地指出主要原因是人口老齡化。隨著年齡的增長,在外界的誘因影響下,基因突變的發生率提高,患癌的風險就會變高。 “ 世界上癌癥發病率高的全是發達國家,全是人均壽命長的國家。所以,癌癥發病率越高未必是個壞現象,我希望中國是世界上癌癥發病率最高的國家,因為我希望大家都活得長壽。 ”
近年來,我國癌癥的五年生存率有所提升。目前,我國癌癥五年生存率約為40%,比十幾年前提高了10%。但比起美國、日本等發達國家約70%的癌癥五年生存率,我們還有很大的差距。但在直播中,張凱教授表達了篤定和信心:“癌癥的死亡率是有可能降下來的,這也是我們努力的方向。”
二、癌癥的五年生存率主要和早診率有關
在大眾一貫的認知里,癌癥的五年生存率關鍵在于醫療水平,張凱教授卻一陣見血地指出,癌癥的五年生存率主要和早診率有關,與醫療水平沒有太大關系。
過去30年以來,美國癌癥發病率逐年下降2%,死亡率整體下降了65%,呈現雙率下降的趨勢。 張凱教授指出,這主要得益于1971年尼克松總統提出的“戰勝癌癥”的策略,為此大量美國人進行了以乳腺癌、宮頸癌、結直腸癌為主的早診早治。
以結直腸癌為例,美國結直腸癌患者五年生存率為65%,而我國是30%,還不到美國的一半。對于美國的腸癌發病率和死亡率下降,美國疾控中心總結了三點原因:12%得益于有效的治療,比如醫療系統,藥廠,檢查機構和檢查設備的提高等;30%得益于健康生活方式,尤其是控制體重;53%得益于結直腸癌的早診早治。截至2018年底,北美50歲以上做過結直腸鏡的人高達80%。
據張凱教授介紹,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是中國最好的腫瘤醫院,實際上就醫患者的五年生存率和很多基層醫院相比并不高,因為大部分就醫患者都已經是中晚期了。如果患者只有一個小小的早期的黏膜下腫瘤,肯定在當地就解決了。所以,想要提高生存率,只能提高早診率。
三、應將早期發現后生存獲益高的腫瘤作為早篩的主要發力點
對于一些早期發現生存獲益高的癌癥,正是我們應該在早篩方面發力的腫瘤。張凱教授解釋道,Ⅰ期乳腺癌的死亡率約3%,Ⅰ期結直腸癌的死亡率約10%,但是它們Ⅳ期的死亡率都在75%~80%以上,早期和晚期,生存率大不相同。而有些腫瘤的早期生存獲益確實不太好,比如說胰腺癌,Ⅰ期的死亡率就接近75%,對于這類腫瘤目前還沒有太好的辦法去對付它。
哪些癌癥有良好的早篩手段,而且早期發現后獲益比較高?
張凱教授分別介紹了國內外相關的權威推薦。美國預防醫學工作組(USPSTF)指出確定有效、推薦篩查的癌癥是宮頸癌和結直腸癌,可能有效、適宜篩查的是乳腺癌和肺癌;世界衛生組織認為結直腸癌、乳腺癌、宮頸癌最應該開展群眾篩查,其中腸癌篩查效果最好;2015年2月,國家衛計委發文將肺癌、乳腺癌、宮頸癌和腸癌列入2016-2025年四大癌癥的早診早治。
四、結直腸癌可防可控,臨床上95%以上的散發性腸癌源于息肉
在中國,腸癌是發病率第2,死亡率第5的癌癥。然而腸癌是最可防可控的癌癥之一。張凱教授解釋道,因為95%以上的散發性腸癌源于腺瘤性息肉,通過腸鏡可以及時發現并切除,這就叫癌前阻斷。從腺瘤性息肉發展成早期腸癌,大約需要8~10年,如果任由其發展,兩三年后惡變幾率就接近50%,10年內惡變幾率達到100%。
如今結直腸癌患者越來越多的原因有兩點:一是人均壽命提高了,腸癌發生率必然會提高;二是飲食及生活習慣的影響,比如高脂肪、高蛋白食物、紅肉和加工肉攝入過多,膳食纖維食物攝入過少,飲酒、吸煙及運動量過少等不良生活習慣的影響。
相對于其他更多沉默無癥狀的癌癥,結直腸癌有一定的預警癥狀。據張凱教授介紹,結直腸癌的典型癥狀是便血。因便血而就診的結直腸癌患者,超過50%的人會獲得根治性治療的手術機會。所以,一定要警惕便血,這是特異性的信號。貧血是結直腸癌另一個典型的信號。一個成年人不明原因內出血,八成是癌癥,不是胃癌,就是腸癌。
對于大眾困惑的如何區分痔瘡出血和腸癌出血的問題,張凱教授指出,這兩者差別非常微小,不要嘗試去區分它們。無論有沒有痔瘡,適齡人群都應該定期做結直腸癌的篩查。
五、糞便隱血(FIT)和糞便DNA檢測,可作為腸癌初篩的手段
我國腸鏡篩查率低,依從性低和醫療資源不足是主要原因。目前,我國有資格做腸鏡的醫生有3萬,他們在2019年提供了約1000萬臺腸鏡檢查,而我國適齡人群高達3.5億,兩者差距懸殊。
張凱教授指出,解決篩查人群基數大和醫療資源不足的辦法就是就是序貫篩查。
什么是序貫篩查?張凱教授介紹道,即先使用簡單、無創的篩查手段,從普通的人群中排除陰性人群。一開始就醫時,可以先不做腸鏡,而是選擇其他初篩方式,如果想追求性價比可以選擇糞便隱血(FIT),如果經濟條件比較好可以選擇糞便DNA檢測(敏感性和特異性更好)。
目前篩查指南基本上都推薦了三個步驟:第一步是問卷調查,第二步是糞便隱血(FIT)和糞便DNA檢測,第三步才是腸鏡檢查。糞便隱血(FIT)和糞便DNA檢測作為指南推薦的初篩手段,它們的陰性預測值(NPV)都非常高,這就意味著這如果篩查結果是陰性的話,你就不用做腸鏡了。
六、糞便DNA檢測突破了傳統腸癌早篩技術的局限性
怎樣判斷一款腸癌初篩產品是否有效?張凱教授提到了兩點:首先陰性預測值是根本,也就是不能漏檢,初篩沒問題,就可以不做腸鏡,這是最基本的要求;其次,陽性預測值也要高,也就是說針對初篩陽性結果再去做腸鏡,腸鏡的(異常)篩出率都比較高。
“這么看來,糞便DNA檢測就是‘甘蔗兩頭甜’的產品。”相比而言,大便隱血-gFOBT敏感性不夠,容易漏檢;免疫法大便隱血-FIT雖然不容易漏檢,但存在過度敏感的問題,真正轉診到腸鏡的時候會發現很多人都沒有問題,這對腸鏡資源也是一種浪費。
糞便DNA檢測陰性預測值和陽性預測值都比較好,所以USPSTF、NCCN以及中國系列指南都推薦糞便DNA檢測技術作為結直腸癌篩查的初篩手段。 它檢測的是腸道粘膜上皮的脫落細胞的DNA片段,來源于腫瘤細胞的DNA有甲基化的特征,通過基因檢測技術檢測糞便攜帶的DNA中3個腸癌標志物基因的甲基化水平,從而評估受檢者罹患腸癌及癌前病變的風險。
張凱教授指出,糞便DNA檢測對于進展期腺瘤陽性預測值大于40%,敏感度非常好,彌補了糞便隱血(FIT)的天花板問題。另外,糞便DNA檢測雖然價格相對比較貴,但好處是篩出陽性后,它的腸鏡轉診率比大便潛血篩出的陽性的轉診率更高,腸鏡順應性更好,因為幾十塊錢的大便潛血查出陽性后人們往往不太在意。
七、糞便DNA檢測助力機會性篩查普及,打通早篩最后一公里
目前中國人群篩查(國家組織的免費篩查)覆蓋量只有80萬人,這是遠遠不夠的。國家付費的人群篩查是輔助手段,自我篩查應處于主要的地位,即我們常說的“機會性篩查”,包括體檢等。
張凱教授指出,機會性篩查其實是不講究衛生經濟學的,所以,對于糞便DNA檢測這種收費相對比較合理的、適應性比較強的檢測將是機會性篩查最重要的方式之一。
目前糞便DNA檢測作為初篩手段,已形成了結直腸癌防控的服務閉環:通過居家檢測發現高危人群,再轉診到有胃腸鏡檢查資質的機構,一旦發現癌前病變,施以相對微創的治療,避免結直腸癌的發生,或者避免中晚期結直腸癌造成的生命損傷。北京市的三早防治平臺中還引進了商業保險,一旦出現漏診,保險公司將會給予賠付,這就使很多人更有信心去做糞便DNA檢測了。
對于目前較為流行的居家采樣,張凱教授認可其便利性。他指出,糞便DNA檢測的一個重要步驟就是“留便”(采樣),“留便”不像小便那樣簡單,醫療機構“留便”比例只有20%。所以,居家自采樣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采樣方式。目前糞便DNA檢測技術可以實現“在家就能測腸癌”。在網上購買采樣包后,就可以居家進行采樣,再通過順豐等快遞方式郵寄到檢測機構,這種居家自采樣的方式有助于提高篩查覆蓋度,打通早篩最后一公里。
直播尾聲中,張凱教授強調:結直腸癌是一定可防可治的,我們有很多種方法來對付它,只要你愿意主動來檢查,總有“一款”適合你!